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突发!欧盟宣布增加中国车企关税!多家车企声明回应

文 | 汽车行家综合

欢迎供稿 | 请添加微信shaoyanlin412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正式发布文件,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将于7月4日开始针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根据文件,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0%和38.1%的关税,对参加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未配合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加征38.1%的关税。

图片

据了解,欧盟对所有进口车征收10%的关税,如果加上此次加征关税,这意味着比亚迪电动汽车出口至欧洲所要缴纳的关税将达27.4%,吉利汽车达30%,上汽集团更是高达48.1%。

目前,上汽集团于今日午间发布《关于欧盟委员会反补贴税决定的公开声明》,称“对这一决定深表关切和遗憾”。上汽集团表示:“未来,上汽集团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并放的沟通和合作。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图片

图片

6月13日,吉利控股发布声明称,对于欧盟拟向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表示非常失望。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同时也会阻碍中欧经贸的发展。

图片

除了上述三家企业外,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企业包括爱驰、江淮、宝马、奇瑞、一汽、长安、东风、长城、零跑、南京金龙、蔚来、特斯拉和小鹏,这些企业需要平均额外缴纳21%的反补贴税,关税合计达31%。至于其他未配合调查的企业,将要面对的是总计高达48.1%的关税。

图片

昨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欧委会罔顾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来自开放竞争的客观事实,罔顾世贸组织规则,罔顾中国相关企业对有关调查的全面配合,人为构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滥用“可获得事实”规则,裁出畸高的补贴幅度,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是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是以“维护公平竞争”为名行“破坏公平竞争”之实,是最大的“不公平”。欧方此举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图片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起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表示,在欧盟电动汽车行业未遭受任何损害,也未主动申请调查,并多次表示反对情况下,欧委会依然一意孤行采取征税措施。与此同时,欧盟向其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提供大量补贴,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欧委会在本案调查中,明显违背世贸组织规则,调查程序显失公平公正,中国应诉企业根本无法正常完成调查程序,欧委会因此以所谓“可获得事实”规则裁定中国企业高额补贴幅度,中国行业企业将坚决拿起法律武器,在世贸组织规则项下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希望欧盟委员会不要将当前产业发展必经的阶段性整车贸易现象视为长远的威胁,更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要避免损害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维护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希望欧盟汽车产业界理性思考、积极行动,共同维护当前双方合理竞争、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片

欧委会公布相关决定后,欧洲多国表示强烈反对。

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福尔克·维辛当天表示,产业发展需要开放的市场,更好的商业环境等,而不是贸易战和市场孤立。欧盟此举可能会引发“贸易战”,不仅不能保护欧洲相关产业发展,反而会伤及德国企业。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发表声明称,匈牙利不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盟应该支持贸易自由化,而不是征收惩罚性关税。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挪威不会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与挪威政府并不相干,这一做法也不可取。

图片

除此之外,三大德系车企也对欧委会的决定持反对意见。宝马中国表示,宝马集团对反补贴调查有着明确的立场。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

另外,德国大众汽车也表示,反对征收此类“反补贴税”,称欧盟“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汽车行业的任何潜在利益”,“提高进口关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

图片

欧盟反补贴调查意在削弱中国出口车型对欧系产品的竞争力优势,并推动供应链与生产本地化。2023年,中国出口155万辆电动汽车,其中40%销往欧洲,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技术优势是其根本所在。

图片

欧盟若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将大幅上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实际上是以牺牲欧盟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欧盟热销,靠的是有竞争力的价格、优质的性能和完善的服务。如今欧盟挥舞关税大棒,使欧盟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大幅增加。

图片

对于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业内也认为不用过分担忧,虽然欧洲对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可能造成20%左右的附加关税,但由于欧洲市场对新能源车的需求仍然旺盛,中国的新能源出口还是存在时间窗口机会。此外,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势必也会反噬自身。据坊间传闻,如果欧委会一意孤行,执意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方或将采取反制措施,且不仅限于汽车领域。外交部今日表示,“中方有必须捍卫的原则,那就是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原则。也有必须维护的利益,那就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此我们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文章来源:汽车营销分析,特此感谢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